徐医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徐医要闻 >> 正文

徐州市人民政府与徐州医科大学校地共建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7日 18:52

12月17日,徐州市人民政府与徐州医科大学校地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大厦三楼会议室举行。徐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兆林,副市长李燕,市政府秘书长周天文、副秘书长周广春,徐州医科大学校领导夏有兵、郑骏年、刘慎军、张玉勤、曹君利,市政府办公室、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卫健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李淑侠汇报了近期校地共建工作推进情况。她介绍,经开区作为校地共建的具体实施单位,积极传达市委市政府精神,科学谋划与徐州医科大学的合作,扎实开展学校新校区选址、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接下来,经开区还将积极推进更大力度、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努力打造校地联合共建典范。

郑骏年校长、李燕副市长代表校地双方签订校地共建暨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建设一流平台,引进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的目标,重点聚焦生物标志物先进检测技术,积极推动医药健康产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融合,着力发展中高端特色医疗服务等资源优势强、需求旺盛、服务关联度高的大健康产业新兴业态,共同推进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努力打造前沿医学探索中心、医药科技研究中心、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助推徐州医科大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助力徐州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壮大。

夏有兵书记讲话,报告了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工作进展,介绍了学校与东软、百度、正大等企业的近期合作情况、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示范中心申报情况、科技部两个重大专项研究情况等。他表示,学校根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正在拟定“推进产教学研深度融合的工作意见”,将从专业设置与招生结构、非医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非医类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企业共建研究平台及互聘专家(产业教授)、打造“双师型”师资等方面,进行统一设计、统一部署,以引导推动全校上下更好地转变办学思想,更加主动地将各项工作融入到地方发展中。夏书记认为,开展校地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需要做到“四真”:真情实意、真抓实干、真金白银、真赢共享;“四不”:不忽悠、不在意面子、不脱离主业、不固步自封;“四满意”:政府满意、企业满意、学校干部师生满意、研究团队满意。他恳请市委市政府继续支持关心学校发展,并把我校列为校地合作的示范点,吸引其他驻徐高校更好地服务徐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庄兆林市长讲话。他指出,作为徐州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徐州医科大学自觉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在徐州市建设区域经济、文化、科技、医疗中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校领导班子服务地方意识强烈,近年来结合徐州发展大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可操作性的合作项目和工作建议,站位高、思路清、措施实。他希望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惯性办学思维,坚持“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新定位,拥抱科技与产业革命新浪潮,加大非医科专业建设投入,加大高水平师资培养与引进力度,积极引企入校,着力解决非医科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培养更多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智力支持,为徐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针对本次签约,庄市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突出共建共享,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二是坚持协同创新,实现政产学研深度合作。三是注重真抓实干,推动美好蓝图早落地。他强调,校地双方要以本次签约为新起点,在科技创新、项目和人才引进、争取政策支持上共同发力,联手打造校地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共赢发展的样板标杆,共同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典型,为全省“两争一前列”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要求徐州市各地各部门要协同联动,通过联席会议定期协商沟通、逐项对接任务,全力推动徐州医科大学新校区、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等项目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协议推动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把共建项目抓到底、抓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优化学校布局,集中资源和力量办学,我校积极推进新校区选址工作,拟将徐海路主校区置换,建设一个集教学、科研及成果转化、社会培训等功能一体的新校区,校区拟选址在昆仑大道以北、徐贾快速路延长段以东,占地约2200亩并合理预留学校发展用地。签约仪式前,校地双方共同考察了我校新校区选址地块以及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进行了现场洽谈和交流。





undefined


Copyright 1998-2016 徐州医科大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0010028号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1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