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医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媒体医大 >> 正文

【学习强国、中国江苏网】徐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廿五载赓续奋进 创新引领筑健康基石

作者: 冯文静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3日 17:1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力量,徐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始终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强化社会服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驱动 构筑学科发展新高地

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的“龙头”。学院紧抓高等教育改革机遇,以护理学一级博士点建设为牵引,构建“健康与慢病管理+特色专科护理”双轮驱动的学科体系。聚焦重大慢性病防控和基层健康管理需求,形成以成人与老年护理为基础,麻醉护理、精神心理健康护理为特色的学科布局。通过实施高水平科研攻关,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75项,其中与天津医科大学王耀刚教授团队联合申报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彰显学科交叉创新实力。师资建设方面,通过实施“学科带头人引领+中青年骨干培养”计划,选派十余名青年教师赴国际知名院校访学,形成梯队合理、国际视野开阔的师资队伍。

在特色学科建设上,学院持续领跑全国麻醉护理教育:2004年首创麻醉护理本科教育,2017年开创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专科护士培训衔接新模式,2020年与全球顶尖的弗吉尼亚联邦大学麻醉护理学院共建国际合作中心,并通过国际麻醉护理联盟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此认证的高校,为我国麻醉护理教育树立标杆。



育人铸魂 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才培养是学院的根本任务。多年来,护理学院坚持“价值引航”“专业导航”“创新领航”的全链条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可以为全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健康照护服务的高素质护理人才。通过实施“信仰公开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将南丁格尔精神融入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仪式等品牌活动,厚植学生职业使命感。专业建设方面,护理学院坚持依托“一流学科” 打造“一流专业” 培养“一流学生”,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2010年,护理学专业成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和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护理学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逐步形成了以护理学(助产学)专业为基础,麻醉护理方向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全国约1/6的本科麻醉护理人才,其教学成果在全国15家教育单位和31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

教学改革突出“金课”建设与临床实践融合,《临床麻醉护理学》等4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创新“2+2”临床教学改革模式,构建覆盖40余家三甲医院的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群,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近五年指导学生获创新创业项目49项,摘得“学创杯”全国一等奖等40余项科创奖项,并常态化开展国际访学项目,拓展学生全球视野。



科技赋能 彰显服务社会新优势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护理学院以科技创新为指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投入基层医疗健康卫生事业,为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学院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地方政府联合打造“智慧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应用示范区”,牵头制定徐州市《社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规范》,推动建立省级慢性病健康管理示范工作站。依托40余家附属医院构建多层次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建成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37个,年均为区域培养专科护理人才1000余人次。

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学院组建“护暖夕阳”“护理芳华”等团队开展老年慢性病防治、女性两癌防治等方面的健康宣讲与义务诊疗活动,累计服务超万人次,获评江苏省“博爱青春”志愿服务银奖。依托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培训基地,为企事业单位开展专业急救培训140余场次。以国家健康战略需要为导向,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建设健康照护人才培养与实训中心、智慧健康管理转化工程研究中心,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廿五载弦歌不辍,新时代再启征程。徐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将继续锚定“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在护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破浪前行,为培育新时代卓越护理人才、服务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报道链接:

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38430898400607137&cdn=https%3A%2F%2Fregion-jiangsu-resource&item_id=1738430898400607137&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47123951296&showmenu=false&ref_read_id=8c7e790c-74e4-4b5d-a0ef-837ab673caf7_1747125753500&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中国江苏网:https://jsnews.jschina.com.cn/xz/a/202505/t20250512_s6821c795e4b0ec5323b4f067.shtml


Copyright 1998-2016 徐州医科大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0010028号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1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