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校是全国党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校。徐州医科大学党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师生、指导实践,通过顶层设计、完善机制、分类施策,切实发挥党校在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中的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为培养新时代人民健康守护者注入新动能。
坚持党校姓党,加强学校党校工作顶层设计。党校姓党是党校的根本原则。党校是教育培养党员和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校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不断健全党校培训制度,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构建起“党委领导-党校统筹实施-分党校细化落实-部门协同保障”的四维联动机制,积极探索符合高等医学院校特点的高质量党校建设工作。
创新机制建设,强化理论固本、党性育人双引擎。学校党委将党员教育培训作为战略性工程,创新构建“三纳入”机制,通过深度融入年度工作计划、党建考核指标和干部履职评价体系,打造全覆盖、精准化的党员教育新格局。在校级层面建设了实体化党校教育基地,建立了“线上+线下”“理论+实践”双轮教学驱动模式,形成了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提升三方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开设78门理论课程和16个实践课堂。党校课程注重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以提高政治能力为关键,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党校教学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统筹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引导师生党员和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同时结合淮海战役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王杰烈士纪念馆等徐州及周边红色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强化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革命传统和党风廉政教育。
聚焦分类施策,激活人才成长内生动力。校内党员分布在不同岗位,承担着不同职责和具体任务,要确保培训的效果,就必须采取分类培训的形式。党校针对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科级干部及辅导员、师生党员、高层次人才及党外干部等不同群体,创新实施“五航”培养体系,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学时等方面采取差异化培训,构建起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针对处级干部重点开展高校办学理念方法及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调查研究等方面的培训;针对科级干部重点开展机关作风建设、行政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培训;针对党支部书记重点开展党务工作实务、党建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学生党员重点开展“爱党、爱国、爱校、爱专业”教育等,确保了按需培训、精准培训,让培训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深化双融双促,构建医教研协同发展新高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是学校发展的奋斗目标。学校将培训与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任务相结合,着力推进基层党支部联学共建活动,打造“组织建设互促、专业学科互助、党建品牌联育”新格局。学校充分发挥各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把基本培训与高质量完成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融合在一起,确保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全面提升学校各级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形成“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员在岗位建功”的良好局面。党校还紧紧围绕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等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努力产出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报道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291377143279687843&cdn=https%3A%2F%2Fregion-jiangsu-resource&item_id=8291377143279687843&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47374272558&showmenu=false&ref_read_id=ca543ebc-dd41-4996-8816-2f0828d9948d_1747378475841&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