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医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媒体医大 >> 正文

【交汇点】徐州医科大学:多措并举 着力提升巡察报告质量

作者: 胡冰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5日 14:20

巡察报告是巡察成果的最终体现,是对被巡察党组织的“政治画像”,更是党委运用巡察成果决策部署的重要依据。报告质量不仅反映了巡察组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体现出巡察工作的质效。为确保巡察报告“精准严实”,近年来,徐州医科大学党委巡察办立足政治巡察定位,通过强化培训、指导督导、严格审核,有效提升巡察报告质量,确保体现巡察成果。

强化干部选培,筑牢报告质量 “人才基础”

精选配强巡察干部。选拔政治素质优良、综合能力全面、文字功底扎实的干部进入巡察干部队伍库,配齐配强发现问题和报告撰写主力。采取“以老带新”等模式,由经验丰富的巡察“老人”通过“手把手”“面对面”指导,促进互助互进,提升业务水平。

注重报告撰写培训。坚持把撰写高质量巡察报告作为巡察干部的必修课,巡察进驻前,邀请专家集中辅导巡察报告的谋篇布局、框架结构、主要内容、方法技巧等,帮助巡察组提前找准监督靶点,着力解决“不会写”的问题;巡察中期,巡察办开展 “巡察程序 + 底稿制作 + 巡言巡语” 全流程培训,针对报告撰写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抓重点、抠细节,着力解决“写不好”的问题。

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每轮巡察结束后,开展优秀报告评选,从政治定位、查找问题精准度、建议可行度、文字结构等维度量化评分.报告质量与优秀巡察干部评选挂钩,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巡后组织优秀巡察干部经验交流,做好经验固化与总结。精选巡察报告编印成册,提供优秀样本参考,将报告中的问题与不足纳入案例库,作为下一轮巡察重点培训内容。

健全制度流程,夯实报告质量“制度基础”

制度立本全面指导。出台巡察工作实施办法、加强巡察队伍建设意见、巡察整改督查督办等多项机制,为巡察实践提供有效保障。制定务实管用的巡察工作手册《徐州医科大学巡察工作指引》,保证巡察干部工作上手快、操作性强。分类制定校内二级党组织、职能部门党支部和附属医院党委的监督重点清单,推动巡察发现问题更聚焦、巡察报告更精准。


细化问题底稿管理。严格落实 “一事一底稿” 制度,规范底稿填写的统一格式和标准,确保每个问题都做到见人见事见细节、时间地点责任清,确保报告“底气十足”;建立问题台账,确保问题事实清楚、数据准确、支撑有力,能够为被巡察党组织“精准画像”。建立底稿 “三审三签” 机制,经承办人签字、副组长审核、组长审签后归档,实现问题线索 “日清周结”,让报告中的每一个结论都有据可查。

坚持组办会商制度。巡察办定期召开组办会议,共同研判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和重要问题线索,紧贴“四个聚焦”,对巡察报告的政治站位、问题定性、巡言巡语表述、事例支撑、数字佐证等进行逐一商讨,研判甄别,提出建议。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对巡察报告进行审议并提出意见,巡察办根据领导小组的有关要求,督促各巡察组认真分修改完善报告,进一步提升严谨性、精准度,避免巡察报告“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和“同质化”。

强化审核把关,严把报告质量 “出口关口”

聚焦审核核心重点。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点审核报告是否突出政治巡察定位,是否聚焦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履行职能责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等核心问题。严格把关问题定性,确保每个问题的表述都有政策依据;仔细核对数据事例,避免出现表述不准、前后矛盾等问题;认真研判意见建议,确保与问题对应精准、符合单位实际、具备可操作性。

筑牢 “四级审核” 防线:采取“组内集体审,组务会议审,组办会商审,领导小组全面审的“四重”审核机制。层层“把脉”,集体“会诊”。研判重大问题及问题线索,定向把关报告内容,在问题梳理归纳、定性把握、线索分类、底稿支撑、意见建议等方面逐一“过关”,提出修改意见,确保报告真实反映巡察成果。

报道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9253dd4e4b05507ccd15c6a


Copyright 1998-2016 徐州医科大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0010028号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1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