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教学医院、实习基地:为加强学校与各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教学医院、实习基地之间的交流,定于2021年10月15-17日在徐州医科大学连云港临床学院(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举行徐州医科大学第二十届“豪森杯”附属医院、教学医院院长乒乓球邀请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办单位徐州医科大学二、承办单位徐州医科大学连云港临床学院三、协办单位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比赛时间、地点比赛时间...
9月9日下午,附院召开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2021年临床教学工作会议。徐州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蔡红星,徐州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附院党委书记王人颢,附院领导季芳、金培生、顾玉明、徐凯、谈在祥、燕宪亮、宋军、王志萍,各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教学主任、骨干教师、获奖教师共300余人参加会议。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附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季芳主持会议。蔡红星首先代表学校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临床...
9月10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上塘镇,金黄的田野边,上塘镇中心小学在初秋夕阳的映照下更显温馨。“老师们,祝你们节日快乐,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教我们知识,我们一定努力学习。”校园内,结束了一天课程的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支教老师们的感谢和祝福。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领队的张一笑却湿了眼眶。对于张一笑和支教团其他3位成员而言,刚到校园的那...
近日,经省内各高校申报、专家评审,我校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案例作品《以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为指导 开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新局面》获省委教育工委全省高校统一战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活动“同心向党·教育有我”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案例二等奖。此次统战工作创新案例是我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的实践探索,总结凝练了我校在服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经验、特色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她用三寸粉笔书写口腔教育的篇章,她在三尺讲台丈量学子求知的渴望,她以一颗丹心,温润学生心灵,陪伴学生成长。干练的短发,粗框的眼镜,略圆润的面庞上总是洋溢着春风般的笑容,她就是学生口中亲切的“小宋老师”——口腔医学院的宋文婷教师。 孜孜不倦 开放教学宋文婷从教十余载,始终以育人育心的教育初心来践行教师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以一腔热血扎根于教育的沃土,如田间的黄牛,持之以恒。她从踏入这个岗位那一刻起...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李洪春老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以努力向上的精神,在岗位上不断丰富自己,实现价值,让青春和生命发热发光。 执着从教、恪守初心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1991年9月,李洪春踏入了我校医学教育的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晃已有30个年头。作为我校教师团队的一员,李洪春始终坚持“以本为...
古语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被评为2021年徐州医科大学师德标兵的教师石红丽就是在这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中,找到了快乐的源泉,留住了年轻的心境。倾注教育:积极进步,争当表率在教师工作岗位上,石红丽始终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对教学一丝不苟,认真严谨,同时不断精湛业务、提高学识、追求卓越;对学生认真负责,注...
郝杰,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英雄豪杰(郝杰)”,她从小就一直怀揣着一个剑气凌霄的侠客梦。在这个不用亮剑的教师角色里,剑气化为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满腔赤诚,和对学生的滚烫热情。 潜心教研,创新优化教学模式她深知教育是民族的血脉,是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她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给人以知识,更主要地是提高个人的修为,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感受力,从而让自己本自具足的天性光而不耀地呈现出来。她认为这...
杨冬芝是我校药学院药物分析学教工党支部书记、药物分析学科教研室主任和学科负责人。她长期耕耘在教学、科研一线,不忘初心,爱岗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政治立场坚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杨冬芝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入党19年来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恪尽职守,在理论学习、联系群众等各方面都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
夏向东老师从教35年,从事大学生思政课教学也有20多年,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教学岗位,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深受学生爱戴。 他担任教研室主任近20年,教研室所承担的主干课程曾被遴选为学校精品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也曾被评为学院优秀教研室。他的教学经验和事迹被《新华日报》、徐州医科大学官方微信多次报道,学校党委宣传部2020年制作的专题片《“可盐可甜”的思政课教师》介绍夏向东的教育教学经验。他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