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张家港市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李炳龙一行来校就加强市教企合作进行调研和交流,校党委书记夏有兵,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海波,副校长曹君利,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夏有兵向张家港市领导一行表示欢迎,并从办学历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他指出,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得益于学校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密切服务区域发展的办学理念。他希望双方发挥优...
近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结果公布并颁发证书,我校麻醉学院曹君利教授团队“基于表观遗传调控的慢性疼痛机制理论创新”项目荣获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奖人:曹君利、潘志强、周成华、印晓星、张铭、薛洲亚、朱丽娇、李国芳、郝凌云)。该研究成果奖由麻醉学院和药学院联合申报。 慢性疼痛是临床上高发非致死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课题资助下,以脊髓神经元兴奋性异常为切入...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6月15日-16日和6月20日-21日,学校组织处级以上干部分两批次赴西柏坡开展实践教学培训,提升干部党性修养。培训期间,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河北省委党校应急教研部教师闫丽丹老师作《从“西柏坡”到“二十大”——中国共产党的赶考之路与民族复兴》专题报告,从西柏坡时期的由来、西柏坡时期的光辉实践和时代价值...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于6月16-18日在江苏徐州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司应急管理处四级调研员杜青阳,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主任华立,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侯世科,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樊毫军,江苏省医师协会副...
接触脑脊液神经核(Cerebrospinal Fluid- Contacting Nucleus,简称触液核)是张励才教授课题组历经30年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并命名的脑内独特神经核,它的胞体位于脑实质,突起伸在脑脊液,成为沟通脑-脑脊液物质运输、信号转导和功能调控的关键性结构。这一神经核的发现,为建立第13颅神经的新概念奠定了基础,完善了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甚至为突破“脑-机”接口的瓶颈提供了新的途径。细胞基因演绎着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分裂...
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公布《2023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拟立项单位》名单,我校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项目以免疫细胞药物为主申方向,负责人为郑骏年教授。作为承担单位,学校将与崛创生物、复星凯特、江苏汇智合作推进项目实施。项目的获批将进一步提高我校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优势方向的专利导航和产业布局能力。2023年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总共支持16...
6月15日,徐州医科大学关工委、沛县关工委校地共建关心下一代校外教育辅导站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徐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夏有兵,关工委主任吴永平、常务副主任王勇、副主任赵世鸿、秘书长朱元业,徐州市关工委主任冯正刚,副主任宋农村,沛县县委书记丁广州、关工委主任闫淑芹出席仪式,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毅主持仪式。冯正刚指出,徐州医科大学关工委和沛县关工委要充分认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沟通,密切合...
6月11日至14日,教育部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认证专家组来我校开展口腔医学、药学专业认证现场考察工作。口腔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组由组长、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党委书记孙宏晨教授等6人组成。药学专业认证专家组由组长、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教育部药学类专业教指委副秘书长毕惠嫦教授,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王玉记教授等8人组成。6月12日上午,专家组见面会在主校区图书馆B102会议室举行。学校全体校领导...
5月28日,全国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主任联席会举办2023 年全国首届大学生医学形态学读片与人体解剖学标本辨识大赛。在本次比赛中,我校获奖数为28人次,占我校参加总参赛人次的18.67%。其中,组织学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病理学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寄生虫学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病原微生物学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人体解剖学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我校寄生虫学科平均成绩排名较高,荣...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年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名单,遴选建设100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我校药学、假肢矫形工程2个专业成功入选,这是继获批1个省级产业学院、3门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1个卓工2.0专业建设点、6位本科产业教授之后,我校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又一突破。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是为了引导高校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