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晓敏带队来我校大学科技园考察调研。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亚珍,校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志萍,资产经营公司副总经理、鼓楼区副区长冯文凯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冯文凯详细汇报了科技园建设历程及创新服务能力。他表示,自2023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与鼓楼区合作共建“徐州医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暨徐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园”以来,园区着力集聚创新要素,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主动融入地方发展...
8月16日-18日,由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在济南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201所高校的820余支团队,共计4000余名师生参赛。我校由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韩红柳带队,共50余名师生参加。我校原校长郑葵阳教授作为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顾问受邀出席大赛并担任金奖颁奖嘉宾。经过前期校内选拔、复赛竞赛,我校共10个项目入围...
8月19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教创赛)全国现场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我校王旗老师荣获新医科中级及以下组全国二等奖。至此,我校在本届赛事中共斩获全国赛二等奖1项;江苏省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奖类别涵盖多学院、多学科赛道,进一步体现了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效。教创赛作为经教育部批准、极具影响力的...
8月16日,徐州医科大学福建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厦门举行。校党委书记祝木伟,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慎军,我校77级校友王效民,上海校友会副会长耿道颖,浙江校友会副会长邓奇伟、苏进展,学校党委办公室、合作发展处、负责人,福建地区校友代表共计7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开始前,全体成员共唱《我和我的祖国》《徐州医科大学校歌》。学校校友总会秘书处宣读徐州医科大学福建校友会成立文件以及组织机构成员建议名单。刘慎军为福建校友...
近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CULSC)科学探究类和创新创业类全国总决赛结束。科学探究类赛道共有来自695所高校的21304个团队参加,我校最终取得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6项、省级三等奖14项的优异成绩。创新创业类赛道吸引了来自全国590所院校的7458个团队参加,我校荣获全国一等奖9项、全国二等奖12项、全国三等奖7项,获奖总数和质量均有所提升,再次获得创新创业类...
近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公布了2025年江苏省第二届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评选结果,我校凭借扎实的劳动教育实践成果和优秀的组织工作,共斩获6个奖项,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并再次荣获"优秀组织奖"称号。其中,张昊和何毅老师的《劳以立德 动以树人——打造“12345”外科特色劳动实践育人体系》项目获得特等奖,张春平和杨冬芝老师的《“药有一方田”——基于中药种植的劳动实践耦合创新创业能力双提...
近日,首届全国医学教育课程思政案例大赛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教师表现优异,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及优秀奖1项。本次大赛由西部医学教育改革与教材研究中心主办,吸引了全国近百所医学院校的729篇案例参赛。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医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学校组织开展校级课程思政案例大赛,遴选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赛事。此次获奖案例将择优于“中国医学教育课程思政案例库”平...
7月19 - 22日,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决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大赛吸引了280余所高校、4200余支队伍、1.5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本届大赛历时3个多月,经过预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评出一等奖145项、二等奖415项、三等奖694项。我校学子在比赛中表现优异,医学影像学院5个团队项目和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1个团队项目进入现场决赛,最终摘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
7月18日-7月20日,由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图书情报案例学术研讨会暨图书情报创新案例大赛”在合肥召开。今年图书情报创新案例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113家的近千名师生踊跃参与,共征集案例319 份,最终遴选出“优秀案例奖” 81 项,数量与质量均创历届新高。我校管理学院张松老师和徐州市云龙区图书馆合作编写的工作案例《汉韵传承·数字赋能:汉文化主题图书馆的“1+9+N”...
7月16日至19日,第21届国际生理学竞赛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72所顶尖高校的400余名精英齐聚曼谷,展开了一场高水平角逐。我校代表队在基础医学院汤仁仙院长的带领下,以卓越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在强手如林的国际赛场上脱颖而出,排名前列,彰显了我校医学教育的成效。本届赛事突破传统的理论考核模式,命题风格和比赛形式都有较大创新,题目设计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兼具学术深度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