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江苏省委教育工委表彰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名列其中。一个支部,9名党员,平均年龄33岁,党员教师博士比例百分之百。让我们看看这个“年轻”的支部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建设规范,引领有力该支部始终注重党性提升,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无论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还是党史学习教育,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要求,既完成规定动作,又做好自选动作,结合...
徐州医科大学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迅速动员部署,领导干部带头、广大师生跟进、思政教师研学,在全校了掀起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多次开展专题理论学习,党委主要负责同志重点发言,班子成员畅谈学习体会。在全校宣传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大会、中层干部大会上,学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全校中层以上干部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并...
“出诊愿踏千层岭,采药愿找万丈崖,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新中国成立之初,百病丛生,缺医少药,“赤脚医生”应时而生,他们扎根基层,为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为世界初级卫生保健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为了纪念赤脚医生的贡献,传承赤脚医生的奉献精神,徐州医科大学广泛征集文物史料,建立了国内首家赤脚医生博物馆。该博物馆以赤脚医生发展史为轴,真实再现了赤脚医生的鲜活人物形象,从赤脚医生...
徐州医科大学厚植教育沃土、服务人才发展、激活人才价值,实现“待遇引人、事业塑人、感情留人”,积极营造出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筑巢引凤”,广揽贤才。学校制定高层次人才招聘方案,建立“人事处牵头、二级学院主导、高水平专家把关,党委常委会决策”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科学设岗、规范流程。坚持“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引才思路,通过全球线上宣讲会、海外高校学联等...
11月7日,徐州医科大学组织行政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青年处级干部和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赴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淮海战役精神专题培训,接受革命精神洗礼。该校党委副书记季红,副书记、副校长徐海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峰,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刚出席培训班。全体学员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解下,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场景,走近了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了解了那场“饮马长江、解...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徐州医科大学参与完成的"难治性白血病诊治新策略的建立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难治性白血病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为解决其耐药机制不明、缺乏有效安全治疗手段这一国际医学难题,徐州医科大学曾令宇团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项目组在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2项课题支持下,历经21年艰苦攻关,...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揭晓。大会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57项。徐州医科大学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共同完成的项目“难治性白血病诊治新策略的建立与临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团队成员张曦、李忠俊、曾令宇、高蕾、张诚、高力、孔佩艳、冯一梅等在奖励大会上领奖。“白血病严重...
首次揭示白血病微环境新机制,提出了“微环境重塑”新思路,为探索临床诊治新策略奠定了基础……近日,由徐州医科大学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等共同完成的“难治性白血病诊治新策略的建立与临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首次揭示白血病微环境“庇护”和损伤新机制,提出“微环境重塑”新思路,为探索逆转难治性白血病耐药和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的临床诊治新策略奠定基础。11月5日上午,记者在...
日前,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21次全体会议暨长三角医疗健康一体化发展论坛、东方脑血管病大会2021暨上海市脑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学术年会上,我校养老研究院赵世鸿教授代表徐州医科大学养老研究院应邀作题为“我国当前数字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思考”的主题报告,率先提出中国老龄化“三叠纪”这一全新概念,并针对国内老龄现状“绘制”了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模型,受到今日头条、凤凰新闻、江苏之声、汉风号等多家媒体关注...
徐州医科大学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的部署要求,深入基层“把脉问诊”、精准落实“靶向开方”、服务师生“厉行担当”,在全校形成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奋发有为、勇争先锋”的浓厚氛围,真正将“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中激发出的热情转化为“医”心谋事、立德树人的强大动力。吹响行动“冲锋号” 把脉问诊开良方制定《在全校党员干部中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的实施方案》,领导干部践行“四个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