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首届淮海肿瘤论坛在徐州举办。此次论坛由徐州医科大学1989届校友吴世凯教授发起,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市卫健委主办。徐州医科大学校长郑骏年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主题报告,徐州市副市长李燕出席活动。论坛上,来自国内肿瘤防治领域的权威专家、临床医生及专业人士针对我国高发的癌症治疗现状与临床研究开展研讨,共同探索肿瘤下一步临床治疗策略和创新疗法。据统计,我国目前最常见的癌种有肺癌、乳...
11月18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四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在病房主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徐医附院党委书记王人颢,院长陈明龙,党委常务副书记季芳,常务副院长金培生,副院长顾玉明、徐凯,纪委书记谈在祥,副院长燕宪亮、宋军、王志萍及211名职工代表出席会议。季芳副书记主持会议。陈明龙院长作了《不忘初心深化改革凝心聚力再创辉煌为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区域医学中心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报告从14个...
报告题目1:利用工具小鼠探索T细胞命运报告人1:张保军报告题目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女性卵巢早衰方向的应用报告人2:吴庭鹤报告题目3:Next Generation of Antibodies for Tumor Therapy, Diagnosis and Research报告人3:谢维报告时间:2019年11月21日下午13:00地点:西校区科研楼肿瘤所9层908会议室欢迎广大师生参加!张保军,教授、博导、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2009年1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动物所移植免疫学...
11月16日,江苏省研究生“免疫与代谢”学术创新论坛在徐州医科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由江苏省理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免疫与代谢重点实验室承办。开幕式由研究生院院长高灿教授主持,副校长刘慎军教授代表我校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江苏省理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印晓星教授代表教指委讲话。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联合所长孙兵教授,澳大利亚伍龙贡大学黄旭枫教授...
报告题目:地塞米松纳米药物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报告时间:11月18日上午10:00报告地点:西校区科技楼1010会议室。郭术涛,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所研究员,入选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计划。201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11-2014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 Leaf Huang(黄力夫)教授), 2014-2016在哈佛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 Robert Langer 教授、Daniel Kohane 教授...
近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 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三五”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16〕14 号)要求,在学校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审、结果公示和省教育厅审定, 2018-2019 年立项建设的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名单正式公布。我校《药剂学》、《人体寄生虫学》、《基础护理学》等共计10门课程获得立项建设。希望各学院(部)及相...
11月7日-1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北航投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举行。经网络评审、会议书面评审、终审展示和公开答辩等环节,我校《基于抑制mPGES-2活性的芒果苷在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探究》项目荣获全国二等奖,这是我校首次进入“挑战杯”国赛终审决赛,实现了我校...
11月13日下午,我校召开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徐州医科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刘传勇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蔡巧玲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高兴亚教授、苏州大学黄瑞教授应邀参会。学校教务处处长刘莹教授、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郑葵阳教授及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郑葵阳教授主持。刘莹教授代表学校向莅临我校指导工作的专家教授表示欢迎,同时希望专家们在工作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11月13日下午,我校召开主题教育专题集中学习会暨11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围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展开学习。校党委书记夏有兵领学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
由中国通信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指导的第五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赛,于11月10日至12日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98项作品参与比赛。经过前期夏令营海选、初赛、决赛和复赛,共评出一等奖16项,二等奖40项。由我校医学影像学院创客空间组建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团队(马庄宣、罗江、涂佳琪,指导老师:王辉)的参赛作品《医用数...